9月22日,正值2021年“世界無車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報告《零碳倒計時——四大車企在中、美、歐地區的碳排放及合規情況比較》(以下簡稱“報告”),統計了近年來大眾、豐田、現代-起亞與本田等四家跨國車企在中國、美國、歐盟的乘用車車企二氧化碳限值達標情況。數據顯示,四家車企同期在中國的不達標情況較其在歐盟或美國更為普遍。
報告數據顯示,四家車企在中、美、歐市場中的乘用車碳排放水平屢屢超標,減排力度不夠,未跟上主要市場日益嚴格的排放要求。同時,四家車企未積極主動地采取減排措施——2016年至2020年間,四家車企在監管較松的市場中的乘用車平均排放量要明顯高于監管較嚴格的地區。
報告分析了其背后的主要原因。首先,缺乏對乘用車車企二氧化碳排放相對嚴格的要求以及對未合規的經濟罰款,使車企未能有效降低碳排放。其次,SUV銷量快速增長以及車企對SUV投入也是汽車制造商在核心市場難以實現碳排放達標的重要因素。此外,車企對于節油降耗技術的不均衡推廣,也造成其在監管較少的市場中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更高。
“全球碳中和已進入倒計時,汽車制造商雖然相繼做出承諾,但他們的碳減排表現與其承諾背道而馳。綠色和平敦促車企立即采用最先進的技術降低碳排放,并加快燃油汽車退出計劃,這樣才能趕上碳中和的末班車。”綠色和平東亞地區零碳交通項目經理江卓珊表示。
乘用車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高于歐美
根據銷量、市場覆蓋度、品牌影響力等綜合衡量,報告選取了大眾、豐田、現代-起亞與本田等四家跨國汽車制造企業,整理了四家車企在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達標情況(2016-2020),歐盟乘用車碳排放達標情況(2016-2019)和美國輕型車溫室氣體排放達標情況(2017-2019)。
2016-2020年四家跨國車企在華合資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達標情況
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20年,絕大多數四家跨國車企在中國的合資企業都呈現出相同的趨勢:2016年領先于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標準,2020年落后于標準。 這意味著車企在燃油經濟性方面的進步并沒有跟上中國日益嚴格的燃料消耗標準。其中大眾與現代-起亞在縮小與企業平均燃料消耗標準差距方面表現最差。例如,一汽-大眾2016年低于標準10.4克/公里,2020年高于標準13.5克/公里。同樣,現代-起亞的合資公司東風悅達起亞也表現不佳,其2016年燃料消耗達標,但2020年落后標準20.3克/公里。
相比歐盟,2017年至2019年,四家車企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的乘用車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均遠高于其在歐盟的水平。其中,豐田在華主要合資企業廣汽豐田2017-2019年的乘用車年平均碳排放量相較于其同期在歐盟的排放量要高出30%,是四家跨國車企中差距最大的。大眾與現代的主要合資企業一汽大眾與北京現代的乘用車年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比大眾與現代在歐盟的排放量高出 20% 左右。
相比美國,2017年至2019年,四家車企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的乘用車年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其在美國的水平。其中,本田在華主要合資企業廣汽-本田的乘用車年平均碳排放量比同期本田在美國的排放量高出20%以上,豐田在華主要合資企業廣汽-豐田的乘用車年平均碳排放量比同期豐田在美國的排放量高出11%。
報告顯示,2016-2020年間,四家車企在中國均至少有兩次不達標,其中豐田五次不達標,本田與現代-起亞三次不達標,大眾則有兩次。
大眾、豐田、現代-起亞和本田在中國的9家合資企業中,7家在2016年達到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標準的車企,在2020年卻均未達標。這意味著車企在燃料效率的進展跟不上中國日益收緊的標準。
“氣候問題日益緊迫,跨國車企在各市場差異化的碳排放表現不利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努力,綠色和平敦促汽車企業承擔起應對氣候變化的社會責任,不應利用各地區標準的差異推卸責任。 ”江卓珊坦言。
多因素致車企碳排放未形成有效約束
為何四家跨國車企在中國的平均碳排放量明顯偏高?
報告認為:首先,碳排放標準與規定的嚴格程度是最直接因素。例如,2020年中國的乘用車燃料消耗標準比歐盟碳排放標準松25g CO2/km,而中國近五年燃料消耗標準的提升速度并不比歐盟快多少。例如,2015到2020年中國燃料消耗標準所要求的碳排降幅基本上和歐盟碳排標準所要求的降幅相差無幾。
歐盟對違規者實施經濟罰款,但中國并未對未達到燃料消耗標準的車企設置任何經濟罰款。這些因素都讓跨國車企有更多的回旋余地來減緩在中國提升燃油經濟性的步伐。盡管中國從2016年起逐年收緊乘用車燃料消耗標準,但在經濟處罰方面仍落后于歐盟標準。中國相關政策目前對于未達到燃料消耗標準的車企缺乏經濟處罰,不能有效阻止車企不遵守標準。
其次,跨國車企對節油技術的部署也會影響其不同地區的碳排放表現。ICCT的一項研究發現,雖然中國的燃油效率技術滲透率有所提高,但仍有一系列燃油效率技術目前在其他市場可用、而在中國缺席。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現代汽車。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4年,在有助于提高燃料效率的GDI(汽油直接噴射)技術采用上,現代汽車在歐盟與美國采用GDI技術的增長率遠高于中國。
此外,中國消費者偏好尺寸更大、更重型的汽車也是導致在中國車企碳排放量更高的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整備質量與油耗率高度相關,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重量增加1%會導致油耗率增加0.69%。ICCT的一項研究發現,2009年至2014年,中國汽車的整備質量的增長速度高于美國和歐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國市場中SUV和MPV的銷量火爆,其銷量分別從2012年的10.3%和4.3%上升到2016年的20.0%和6.9%。2018年,中國的SUV銷量為1035萬輛,是全球最大的SUV市場。
近年來,SUV車型在全球市場中銷量增長迅速,以中國、美國市場最為突出。SUV車型的碳排放量相對較高,成為造成車企在核心市場難以實現燃料消耗達標的重要因素。盡管中國在逐步收緊燃料消耗標準,但仍與歐盟標準存在差距。
“全球氣候危機正在加速,汽車制造企業必須立即采取更積極的氣候行動。綠色和平敦促汽車制造商采用最先進的技術來遵守每個市場的碳排放標準,在監管較少的地區更多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加速制定燃油車淘汰計劃,并降低對SUV銷量的依賴。同時,敦促各國政策制定者收緊碳排放標準,對不達標者進行更嚴重的處罰,并改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江卓珊建議。